隋唐五代时期,是龙舟运动的上升时期。隋朝龙舟发展规模宏大,龙舟成为皇帝出行首选的工具,耗资巨大,气势恢宏。唐朝杜宝著的《大业杂记》记载:“大业元年……车驾幸江都宫。……御龙舟,皇后御翔螭舟。其龙舟高四十五尺,阔五十尺,长二百尺,四重。上,一重,有正殿、内殿、东西朝堂,周以轩廊;中,二重,有一百六十房……下,一重,长秋、内待及乘舟水手,以青丝大条绳六条,两岸引进。”
在唐代,如此宏大的龙舟只有皇帝才能够负担得起,可见当时皇室龙舟的发展程度。据《隋书•地理志》记载,龙舟竞渡已演变为“竞渡之戏”,而且“观者如云”。这一时期龙舟不再仅仅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寄托,更是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民族传统体育娱乐项目,有一定的规则,出现专人管理。龙舟进入了规范化的发展阶段,并开始出现与龙舟竞渡有关的附带文化发展。
唐朝张建封有一首《竞渡歌》,描写了唐朝竞渡的宏大场面:
“五月五日天晴明,杨花绕江啼晓莺,两岸罗衣破晕香,银钗照日如箱刃。鼓声三下红旗升,两龙跃出浮水来,棹影斡波飞万剑,鼓声劈浪鸣千雷。鼓声渐近标将近,两龙望标目如瞬。坡上人呼霹雳惊,竿头彩挂红霓晕。”